第十一章.艰难时世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我回到家里,一放下身上的背包,就想去见我思念已久的陈美云。可是,我一走到她家门前,却见一位我不认识的五十来岁的老妇人坐在门前端着饭碗在吃饭。我回到屋里问母亲。母亲说,“你陈伯被平反了,调到江西那边的车站当了站长。你陈妈和美云他们半个月前就跟着陈伯搬到了那边。”

    我一听,心就像被压路机在辗压着一样难受。我吃过饭,就去找林天明,让他把李秀英找来问情况。

    李秀英说,“你离开后,陈美云一连哭了三天。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爸爸恢复了官职,调到莲塘那边当了站长。本来,他爸爸可以一人去那边,他们家不用跟着一起过去,可是,她爸爸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所以,就让他们家一起搬了过去。”

    她还说,“陈美云离开前那几天,十分地伤心,整天找我哭着说她想再见你一面,跟你道个别,说上一些话,可是,你一直都不回来。所以,她离开那天眼睛都哭肿了。她妈知道她在想你,可是,也没办法,只是安慰着她。”

    这时,我才体味到人生其实有许多的苦难。而这样的离别才是最苦最痛最无奈。我很想给陈美云写封信,对她说我不是不想早点回来,而是茶场的领导不允许我们回来。可是,我不知道她家的住址。

    在家里只呆了两天,我就跟着同学们又回到了茶场。然后,我们开始采茶,种植黄豆,收割油菜,开荒种地,到了双抢,又回到了生产队插秧割稻子。

    这让我感觉在茶场干活要比在生产队忙得多累得多。在生产队里忙过春插和双抢,还会有点农闲时间,可是,在茶场,永远都有忙不完的活,哪有什么农闲?稍微有点空闲,就要让你拎着大耙子去开荒挖地。

    那大耙子有七八斤重,把它举过头顶挖下来,每一下都得要不小的力气。可是,1.5米宽的旱地,一人一天要挖上一百多米的坡地。说不好听的,真是要比现在农民工用大铁锤砸墙还要辛苦得多。

    我们就是这样地一天天地干着,一直到了中秋节才又放了三天假。等我再次回到家时,林天明也已经离开了,说是到襄樊的一个铁四局的技工学校上学去了。

    那天晚上,李秀英来到了我家,显得很伤感,因为她在想念林天明。但让她欣慰的是林天明给她来信了。她问我,“陈美云给没给你来信?”

    我说,“没有。”然后问,“给你来信没有?”

    她摇了摇头。

    这让我们都感到非常地疑惑:她为什么不给我们来信?

    我们想回家,但茶场白书记对我们说不到端午节不会给我们放假。可是,要到端午节,还要再等上一个半月的时间。这里的每一天就如同在时光中煎熬,是在度日如年。可是,一个半月,要四十五天,这该会多么地难熬!我们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数着,过着。

    终于盼来了端午节。这天,我们像过大年一样,四十多人兴高采烈三五成群地开始走在回城的路上。回城没有车,只能步行,从早上吃过早饭开始回家,翻过一片山岭,下到罗江边上,顺着江堤朝家走,一直走到该吃午饭时,才终于回到了家。

    中午吃的第一顿饭,就让我们难以下咽。为了表示热烈欢迎,茶场说是给我们杀了一头猪。午饭时每人分了一碗猪肉。所以,那些当地的老职工都兴奋地跟过大年一样。可是,我就不吃猪肉。而且,那猪肉显然是变了质,不但颜色异样,而且有一股很浓重的臭味。从卫生的角度讲,这种猪肉绝对是不能食用的。

    所以,我把肉都给了别人。自己只是干干地吃着米饭。可是,米饭里满是细沙粒,猛然一吃,牙齿就被沙粒震得生疼,就只能一口饭轻轻慢慢地嚼半天,通过慢慢地细嚼找出沙粒,再把沙粒吐出来。后来才知道这猪肉是发瘟病死了几天的猪肉,这米饭是用碎米做成的米饭,听我哥说这种碎米是给生猪作饲料的。

    因为公社把国家批下来的知青安置费用在公社那边盖了两栋一半土坯一半红砖的瓦房,可是,在我们来到茶场前,公社又决定把我们安置在茶场,就把那两栋刚盖好的房子给拆了。再让我们把拆下来的砖头瓦片搬运到茶场那边,重新再盖。

    这时,我们才知道被李伯伯说得天花乱坠的公社茶场,真还不如生产队。下到生产队,我们最累不过是插秧和割水稻,就是弯上一整天腰会觉得有些发疼。可是,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天不停地担着一百来斤的担子不停地走山路。在生产队里绝对不会让你吃用猪饲料做的碎米饭,也不会让你整天拿盐水当菜吃。

    很快,大家的肩膀都肿得厉害,可是,大家还是坚持着一担担地挑着砖瓦。没过几天,就开始想家,想得厉害,想着家里美味可口的饭菜,想着家里温暖舒适的环境,最想的还是要好的同学和心中的恋人。

    每到傍晚日落时分,我就会站在门前那高高的山坡上,望着夕阳落山的地方,那里就是县城和我们的家。最让我思念和向往就是心爱的恋人。我非常地想念陈美云,在这种极端苦难的日子里,她就是我心中最美好最温柔的心灵寄托。有时想到太深情太沉重之时,就禁不住地会黯然泪下,偷偷地唱起那支歌,“告别了家乡,告别了姑娘,金色的学生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再也不复返。”

    这次动员还真是很有效果,虽然我们每年下到农村里支援春插和双抢,知道田里的活非常地苦非常地累。可是,听李伯伯说我们下去的是公社茶场。就想茶场里的活肯定和农田里的活不一样,不用那样累死累活地整天弯着腰插秧和割稻子,而是背个小竹篮,在茶树之间慢慢悠悠地采着茶看着风景。我在电影中见过采茶的情景,那些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拎着小篮,一边唱着情歌,一边采摘着茶叶。那种情景十分地轻松浪漫,甚至是令人向往。

    再次动员之后,报名的人数就增加到了四十多人。而且,我们这些已经报过名的人,也不觉得那么悲观了,心想到了茶场不过是镀镀金,等待着招工。

    我不想下乡的主要原因是不想与陈美云分离。那次陈美云参加全省的中学生游泳比赛,我们有将近二十天没有见面,那种思念的煎熬让我们第一次感到是那样清苦难耐,真有那种“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的滋味。所以,我们不想再经历这样的苦难。

    而我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把公社那边的砖头一筐筐地往茶场这边担运过来。公社到茶场差不多有十来里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的山路。所以,我们下到茶场的前两个月就是天天地挑砖运瓦。

    我们在家里几乎没有干过重活,最重最苦的活就是一年一度到农村里去支援春插和双抢。可是,这一天天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从天不亮就得先去担上一趟,回来之后才能吃早饭。吃过早饭,再来回地挑上三趟,到了下午再来回跑上三趟。才只有两三天,就把我们的肩膀都磨肿了,晚上睡觉就老是做恶梦。

    当大卡车把我们送到了公社茶场,眼前的景象哪是李伯伯给我们描述的鲜花遍地和空气清新?不但没有漂亮的姑娘拎着小篮,唱着歌儿,在悠哉悠哉地采茶,相反,这里是一片贫脊的荒野。是么是满山杂乱的荒草,要么是寸草不生的红土岭。虽然许多山坡上种上了茶树,可是,茶树长得又低又矮,萎靡枯黄。此情此景,让我们的心一下了凉了大半截。

    李伯伯动员时说茶场给我们盖好了两栋崭新的房屋,可是,那两栋崭新的房屋听说盖在了公社那边,所以,我们只能住在原来茶场老职工的那栋陈旧的土坯房屋里。本来,他们老职工是一人一间房子,现在都是四五人要挤在一间小屋里。

    我也不想下农村,下了农村我就打不成乒乓球了,也很难再见到陈美云了。可是我哥已经给我报过名了。当时,学生毕业下乡已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可是,我们工程处的子弟却很少有人下乡。而且,下乡不久,就被工程处招走了。所以,我家人想让我早点下乡,以后工程处再招工,就会被优先考虑。

    为了进一步做动员,李伯伯去了我们下乡的地方考察了一番,回来后给我们再次做动员。他把我们下乡的公社茶场说成是鲜花遍地,空气清新,就像一个自然的大花园,充满着鸟语花香和田园美色。

    可是,冷酷的现实再次击碎了我们的美梦。也许是我们一直生活在甜甜蜜蜜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根本就不知道现实的艰辛与严酷,总是把许多我们没有见过的事想像得十分地美好。甚至可以说,我们对许多我们所不熟悉的现实印象完全来自于电影和小说中的描述,对现实中的真实情况知之甚少,或是并不知晓。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初二时,工程处招工,大部分同学都改了年龄去了铁路工地。当时,我也想改年龄去当工人,心想当了工人,每月能挣上四五十元,还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女孩谈恋爱。那时,我正在迷恋着那位叫孙明秀的漂亮女孩,她是我们工程处处长的女儿,也是和我从一年级就在一班的同学。能和她在一起相爱和生活是我一生的终极理想和追求。

    可是,我哥和我妈嫌我年龄小,不让我去。这让我很是悲观和伤感了一段时间。可是,后来,我姐和许多同学都来了信,说他们整天在工地上砸石子,挖土方,搬水泥板,装车卸车,吃的是大锅饭,难以下咽,住在用木板搭起的工棚里,夏天里面又热又闷,热得让人都睡不成觉,而且洗澡也很不方便。许多人叫苦喊累地后悔不该来当工人,有的甚至哭哭啼啼地闹着要回学校上学。那事让我震动很大,觉得自己把什么事都想像得太好了。

    可是,听过李伯伯的再次动员,我就想茶场会和生产队有着本质的不同。下到了生产队,到了春插和双抢大忙季节,你就得要扎扎实实地在田里大干苦干上一个来月,甚至是四五十天,才能有个喘息的机会。可是,在茶场也许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想办法找个原因就能回到家里呆上一两天。

    抱着美好的想像,我们四十来人乘着一辆大卡车,顺着一条坑坑洼洼的战备公路,经过一个来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红花公社茶场。

    又名《我的恋爱》张宝同

    下乡之前,工程处留守处专门成立了知青办,由李伯伯担任主任。实际上,知青办就他一人。不过,他能说会道,很有动员和鼓动能力。两个班有100多名学生,报名的人只有二三十人。

    这和那次工程处大招工形成了显明的对照。那次大招工,可以说有一大半人都不够年龄。可是,他们想方设法找到派出所更改年龄。可是,这次下农村,大家都找着理由不想去。就是有这些人报名,也是出于无奈。因为工程处前两年才大批量地招过工,至少几年里不会再招工。而国家明文有规定,以后招工必须要在知青中进行,如果不下乡,以后就可能不被招工。

阅读寻访旧日的恋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